读书笔记之《岛上书店》——没有谁是一座孤岛

  • A+
所属分类:小仙女

读书笔记之《岛上书店》——没有谁是一座孤岛

简介

作者:【美】加布瑞埃拉·泽文

图书简介:岛上书店是间维多利亚风格的小屋,门廊上挂着褪色的招牌,上面写着:没有谁是一座孤岛,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。

A.J.费克里,人近中年,在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岛上,经营一家书店。

命运从未眷顾过他,爱妻去世,书店危机,就连唯一值钱的宝贝也遭窃。他的人生陷入僵局,他的内心沦为荒岛。

就在此时,一个神秘的婴儿出现在书店中,意外地拯救了陷于孤独绝境中的A.J.,成为了连接他和小姨子伊斯梅、警长兰比亚斯、出版社女业务员阿米莉娅之间的纽带,为他的生活带来了转机。

小岛上的几个生命紧紧相依,走出了人生的困境,而所有对书和生活的热爱都周而复始,愈加汹涌。

一个失去了一切的人,如何重新找到牵挂,书,爱情,宴会和欢笑,以及一切美好生活。每个人的生命中,都有最艰难的那一年,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。

所感

从未见过一本小说将读书的意义提升至如此高度,像絮叨的老人,不断告诫你读书的重要性,并且这个老人还偏爱短篇小说。

一本书的内容总是和作者的生平阅历息息相关,就像初读丹·布朗的《达芬奇密码》,哇哦,简直就是打开一扇神奇的宗教大门,然后满怀热情的去看《天使与魔鬼》,哦,just so so,不得不说是有一点失望的,因为写作风格、涉及的内容让人略有疲倦,并且大同小异。好奇心驱使我去查作者生平,发现美国中产阶级家庭,父亲是获美国总统奖的数学教授,母亲是职业宗教音乐家,所以可以想象,家庭,对于一个人的视野和风格有多么大的影响。

《岛上书店》的作者在致谢中便写道,父亲为他买了约千本图书,母亲常开车带他去书店,外公外婆每次见面都会给他送书,并且他还有一位耐心的读者,自身的兴趣加上家庭的支持、氛围的影响,成就了作者。作者也说“A.J.费克里的阅读品味也并不总是等同于我”,我想和A.J和兰比亚斯,也许就是作者的两个形象,既钟爱短篇文学,又钟爱犯罪小说。

我想作者一定是一个幸福的人,虽然小说必然带有情景冲突,但是这种冲突没有描写的尖锐心酸,还总让你觉得明天就会是阳光。他想表达的可能正是那句“每个人的生命中,都有最艰难的那一年,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”。所有的冲突仿佛只是为了精彩你的人生,结局总是美好的,就像一则温暖的童话故事,像我即将要去看的电影《狮子王》,已经看过的电影《千与千寻》。是的,我不喜欢看到悲剧,但是,我一直钦佩鲁迅先生对悲剧的评价:“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,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”。

从刚开始读《岛上书店》,我就喜欢A.J.费克里的人物形象。

我喜欢这种和世俗有点格格不入的人,他既是小店的经营者,又是一位独立思想者。既为了谋生忍受着顾客,又为了自我做着并不讨很多人喜欢的事。我喜欢这样的人,可以keep real,真实,真实的做自己。

压抑,是的,在现实生活中,压抑这个词不知道何时出现在我的脑袋里,然后挥之不去,因为它太贴切了,贴切到我会问自己为什么之前没有感受到。压抑一点一点地吞噬着我的大脑,我像是被绑起来的人,慢慢挪动着,束手束脚,不敢大声说话,不敢抬头看人。我想穿超短裤,想穿大大的T恤当做裙子,想穿运动服,想提拉个拖鞋到处晃悠,我还想放大声的音乐,希望那是摇滚嘻哈,我不想在等电梯时说话,在洗手间尬聊,甚至不喜欢在碰面时微笑,不想说言不由衷的客套,做肌肉牵扯的假笑,饭桌上的吹捧与搭讪。who are you?who cares?!我就做着自己的事情,告别木偶似的生活。

我不得不提,作者的悬疑铺垫得不错,就像他所写到的,“逆转”,“如果能看出来,逆转是否就没有那么令人满意呢?无法预见的逆转是否表明架构有缺陷呢?”《穿夏裙的女孩》,这个逆转很漂亮。花心的老公死了,对婚姻绝望的妻子活着,令人羡慕的双腿永久的留下伤疤。丹尼尔说“我还爱你”,我记得这句,渣男的通用语,却真的击人心。我很想知道伊斯梅听到这句时,内心的感受是怎样的?温暖?讽刺?绝望?不舍?是想到了当初的,可能现在仍然残留的爱情,还是想到他一届一届的情妇,还是想到近在眼前的他和单纯情妇的女儿,玛雅?

感谢作者把他写死了,要不然这个故事就不会有这样一个相对美好的结局。
一切作家都想把世界撕开给你看,这个作家还算乐观,他只把A.J写没了,让人伤心,却也没什么好斥责的。

回到那句书评,没有谁是一座孤岛。哗众取宠的书评把我吸引,是啊,没有人是一座孤岛,我们无论经历什么,都会找到同盟,现实中或者书中,总有和你一样的想法或经历戳中你。

最后,感谢我的科长送我这本书,接受时有点不好意思,但是真心感谢。愿大家前程似锦,生活幸福。

祝此去星辰大海,前程锦绣如画。

Qt大课堂-QtShare

发表评论

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!